为深入了解妈祖面手工制作工艺、走进守艺人的日常生活,“擦边水球队”一行人于1月7日来到涵江区哆中村李师傅家中,记录这一家人制作线面的过程。
卯时,天还未亮,队员们便已到达李师傅家中,但距离李师傅一家开始做面的时间却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,从凌晨1点开始,李师傅一家人便没有歇过,而这份忙碌还要持续到下午4点。线面的制作从和面、醒面、盘面、绕面再到晒干共有近十道工序,仅盘面就需要四次,而这四次盘面也正是由面团到细面的“变身”精髓,需要两人同时合作完成,李师傅的妻子和母亲轮流与李师傅合作开展盘面,原本粗大的面条在他们的谈笑间变得细长。
“从我父亲的爷爷的前几辈就开始做了,我们家得做了有几百年了。”等待醒面期间,队员们对李珍宝进行了采访,得知了李师傅家的手工面艺是世代相传的,李师傅告诉队员们,妈祖面又称为长寿面,是当地人生日或者节庆时用于祈福食用的,但当队员问及历史渊源时,一家人却知焉不详。
而后,在午时晒面期间,队员们前往哆头村郑奶奶家品尝正宗妈祖面,妈祖面的配料尤为繁多,每一种配料都有其深刻寓意,如紫菜寓意紫气东来,象征着平安吉祥。小小的一碗妈祖面,郑奶奶足足准备了两个小时,在队员们品尝到妈祖面并赞叹于它的鲜咸合一时,奶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
莆田人的淳朴好客在一碗妈祖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,这见证了莆田数百年历史的线面手艺也应得到更好的传承。
(图/文 邱哲瀚、姜佩鸿 责任编辑/砾影新媒体中心 赵姗)